胡锦涛致贺信 温家宝作出批示 祝贺中国矿业大学建校100周年

胡锦涛在贺信中希望中国矿业大学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着力取得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提升我国能源资源产业技术水平、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温家宝在批示中勉励中国矿业大学应届毕业生到基层艰苦地方去努力奋斗。

新华网江苏徐州10月18日电 在中国矿业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18日致信表示祝贺。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批示中勉励该校毕业生。

胡锦涛在贺信中指出,中国矿业大学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始终以开发矿业、开采光明、建设祖国、造福人类为己任,秉承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校训,紧紧围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精心做好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在促进我国能源资源产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胡锦涛强调,能源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与保证。中国矿业大学作为我国能源资源科技教育重要基地,肩负使命重大,发展前景广阔。他希望中国矿业大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着力取得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提升我国能源资源产业技术水平、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日前,温家宝在中国矿业大学2009届去西部基层工作毕业生的来信上批示:同学们,基层艰苦地方需要你们,那里大有可为。希望同学们努力奋斗。

10月18日,中国矿业大学举行庆祝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大会并讲话。她说,胡锦涛总书记的贺信和温家宝总理的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矿业大学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刘延东指出,能源资源科学开发和洁净利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制约因素。希望中国矿业大学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要求,弘扬优良传统,积极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成为煤炭能源行业培育创新人才的高地,成为孕育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的重要基地,成为矿业和能源工业科技进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希望师生们把实现个人价值与为国家作贡献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以不同形式向中国矿业大学建校100周年表示祝贺的还有路甬祥、韩启德、蒋树声、孙孚凌、徐匡迪。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其前身是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后改称焦作工学院、中国矿业学院。1988年,该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目前形成了徐州、北京两地办学的格局。

刘延东在庆祝中国矿业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中国矿业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 刘延东
(2009年10月18日)

中国矿大的老师们,同学们,尊敬的施罗德先生: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在全国人民还沉浸在新中国六十华诞欢庆气氛之际,中国矿大也迎来了百年校庆。今天,我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同志们专程来到徐州,参加矿大百年的庆祝大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中国矿业大学建校10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海内外校友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专为矿大百年发来贺信。(昨天我在济南亲自见到了总书记,他特别要我代他向大家表示他最热烈的祝贺。)总书记在贺信中充分肯定了矿大在百年办学历程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积极评价了矿大在输送大批优秀矿业人才,促进我国能源、资源产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矿大未来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矿大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着力取得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提升我国能源、资源产业技术水平,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胡锦涛总书记的贺信为矿大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矿大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希望中国矿大的广大师生员工和广大的校友,认真学习领会和深入贯彻落实贺信精神,以庆祝矿大百年为契机,再接再厉,不负重托,开拓进取,为国家现代化的建设再立新功,为人民、为社会科学利用能源做贡献。

中国矿业大学是有着悠久历史、光荣传统和深厚底蕴的百年学府。1909年中国矿大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诞生于国难深重、民族危亡之际,承载着国家煤炭工业起步阶段突破人才、技术难题的重任,开创了我国近代煤炭高等教育的先河,学校曾经荟萃了中外矿业精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中国现代能源工业的奠基人之一孙越崎,地质学家翁文灏等先后出任校董,为我国的煤炭工业播下了极其宝贵的火种。

一百年来,中国矿大薪火相传,历经沧桑而又矢志不渝。从路矿学堂到新中国成立,学校经历了多个办学时期,处境艰难,甚至几度停办。新中国的成立终于使学校获得了新生,从53年正式迁校北京,到70年学校主体由北京迁往四川,从79年再迁至徐州,到1997年在北京研究生部的基础上设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目前形成了徐州、北京两地办学的格局。矿大曾经14次搬迁,12次易名,经历的艰难曲折确属国内高校之所罕见,但矿大人实业报国的理想从未动摇,科教兴煤的信念从未改变。

一百年来,中国矿大在探索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发展道路上不断地发展奋进,成就卓著。在多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勤奋 求实 进取 奉献”的优良学风,铸就了“好学力行 求是创新 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紧密围绕着国家发展大局,以“开发矿业、开采光明、建设祖国、造福人类”为光荣使命,以服务国家煤炭能源事业为己任,坚持特色办校,培育英才,学校发展建设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矿大坚定“培养矿业人才、发展矿业科技”的信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立足行业,特色鲜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打造出当今中国煤炭行业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赢得了海内外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百年来,中国矿大励精图治,开创了硕果累累、人才辈出的辉煌局面。经过多年的发展,矿大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地提高。在你们这里,诞生了中国煤炭多个第一,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抛煤机,第一台采掘机器人,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汽化采煤矿井,建设了中国煤炭行业第一个重点实验室,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开创性、影响深远的科技硕果。这里汇集了以六位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一批知名教授和矿业专家,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根矿大,辛勤耕耘,你们这里走出了十七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培养了煤炭行业的第一名硕士、博士,涌现出一大批站在行业发展前沿的科技领军人才。二十多位两院院士,二十多位共和国的部长和省长,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大型煤碳企业领军人才,都毕业于此,还有七万多矿大人默默奉献在煤山矿海。矿大百年,始终与国家同呼吸,与时代同步伐,是一部勇挑历史重担、服务国家人民的奋斗史,这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矿业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动缩影,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煤炭行业由稚弱落后到蓬勃发展的曲折历程,充分体现了教育事业与国家和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煤炭行业是一项艰苦而危险的行业,但是一代代的矿大人,凭着对祖国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埋头苦干,从白山黑水到南疆雨林,从塞外戈壁到东海之滨,哪里有艰苦的矿山一线,哪里就有矿大人的身影,留下了矿大人奋斗的足迹。矿大,为国家的矿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你们没有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深切期望。在这里,让我们向中国矿业大学历届的老领导、老教授、老同志,向所有为教育事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矿大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老师们,同学们,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放眼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和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能源安全、环境安全和资源安全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凸显,能源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广泛共识和全球发展的大趋势,而能源资源的短缺,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发展瓶颈,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关键制约的因素。我国幅员辽阔,物藏丰富,拥有种类众多、数量较大的地下矿藏和可开发的能源,许多矿产能源总量名列世界前茅,但是人均占有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我国正在经历着世界发展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我们当然不能改变能源资源的天然禀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合理开发和集约利用资源,走出一条科技进步和创新主导的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我们有效地缓解资源能源短缺,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的必然选择,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根本途径。煤炭,是我国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和基础能源,煤炭工业是关系着我们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的基础产业。如果我们能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改变高污染、高消耗的状况,解决能源短缺、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的问题,这将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矿业大学长期依托煤炭行业办学,形成了能源和矿业领域十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办学的优势,你们有能力也有义务,有责任在破解能源资源瓶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务院正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要规划从08年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将做出具体部署。因此在这里,我衷心地希望中国矿业大学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贺信的要求,弘扬优良传统,积极改革创新,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成为煤炭能源行业培育创新人才的高地,成为孕育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的重要基地,成为矿业能源工业科技进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这里,我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第一,要高举旗帜、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积极推进有特色、高水平的矿业大学建设。中国矿业大学经过百年发展,积累了较强的办学实力,积淀了深厚的底蕴,为你们以后的发展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那么在新的起点上,要勇于向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迈进。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矿业大学。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样两个根本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正确的办学理念、发展思路和改革措施,要在内涵提高、特色强校上下功夫。国家要加快实现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必须适当的超前,高等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是处于高端的位置,因此必须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够立足建立起立足国情、面向世界、适应时代的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矿大要根据这样的要求,把握学校的历史底蕴、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生源特点和学科类型,明确发展定位,努力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之路。目前矿大已经形成了徐州、北京两地办学的格局,具有许多学校不可比拟的优势,两地院校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加强教育和科研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紧密团结、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要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矿业专门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根本标志。高水平大学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中国矿业大学建校初期就以“养成采矿冶金专门人才”为宗旨,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采矿、冶金领域“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你们70%的毕业生活跃在祖国煤炭工业的战线上,因此希望矿大自觉围绕国家矿业升级、产业升级和能源矿业发展的需要,把为煤炭工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作为根本任务,深化煤炭主干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适应未来矿业人才需要的培养体系来促进我国矿业人才素质的提升;要继续倡导爱国、奉献、学煤、爱煤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为煤炭工业发展做贡献的坚定理想,树立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甘于寂寞、勇于奉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到煤炭生产第一线、到西部边远地区建功立业。矿大的毕业生不仅要有理想、有追求、有知识、会动手,更要有一种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国内第一个开设《创造学》选修课的高校,中国矿大不断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之路,形成了“注重实践、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突出煤炭特点,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适应能力,鼓励学生到矿山就业;要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矿大作为理工科为主的学校,要加强人文学科方面的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现在国际上的现代大学都非常强调通识教育,我也希望矿大在这方面能够走在前列),要探索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有效形式,为国家的安全生产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要加强采矿、通风、安全、煤矿基建、地质与测量等煤炭主体专业的人才培养,面向煤炭企业管理层开展工商管理和安全资格等培训,促进优秀教育资源向更大的范围辐射。

第三,着眼突破能源资源的瓶颈制约,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高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阵地,担负着科学研究和创新的使命。中国作为一个煤炭大国,我们应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矿井、最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最安全的生产环境、最精干的管理人员、最优秀的产业工人,这对矿业领域科学研究提出了紧迫的课题。中国矿大作为我国唯一以“矿业”命名的全国重点高校,应该勇担重任,努力推出更多国内外先进的、能够填补空白的原创性的成果,要根据我国煤炭资源的赋存条件和煤炭科技发展现状,深化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在保持矿业等优势科学学科领先地位的基础上,要瞄准国际科技和学术的前沿,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努力在关键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当前特别要在煤炭的安全开采、清洁使用方面加强科研攻关,要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来解决当前煤炭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保护好我们的碧水蓝天;要着眼于改善能源结构和资源循环利用,在煤制油、煤制甲醇、生物柴油等新能源和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利用等一些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在矿区塌陷的治理和土地复垦方面能够取得更大的进展;构建推进能源、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研究的服务链条;要坚定不移地办好采矿、安全、测量、地质等专业,完善“大采矿”的学科专业体系,在强化矿业特色的同时,要努力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把最有影响、最有特色的学科做大、做强、做好,建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的学科群体,实现科研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

第四,围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服务于煤炭行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矿大人的自觉追求和崇高责任。当前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推进科学发展的要求和建设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都对矿业改革发展提出了繁重的任务,迫切需要更高水平的智力支持和社会服务。矿大作为以能源、安全为特色的高校,你们拥有这一领域最好的学科资源、师资力量和科技研发平台,希望你们实行开放式的办学。将学校自身改革开放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将教育、科研和国家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开展社会服务。当前,特别要着眼于应对气候变化、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的研发和推广运用,建立多元化的低碳能源技术体系,推动高碳能源低碳利用,来实现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科技问题、经济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国际政治问题。所以也希望你们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研究和事故预防测量的研究,引领和更新企业观念,努力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作出更大贡献。要围绕国家能源战略、新能源产业政策和煤炭安全生产开展宏观决策咨询,积极建言献策,来发挥高等院校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要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推进煤炭工业的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刚才我们江苏省梁宝华书记也讲到,要校地结合,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为发展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提供坚实的能源科技基础支撑,更好的服务于行业科技进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老师、同学们,百年华诞是矿大回顾历史、展示成就的大好时机,也是你们明确方向、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希望矿业大学以百年校庆为契机、以深邃的眼光总结历史、以宽广的视野面向未来,锐意进取,继承传统,在建设一个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的矿业大学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老师们、同学们,国家发展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创造矿大更加美好的明天,在座各位老师身上肩负着重要使命,我希望大家充分认识自己的职责,把教书育人作为矢志不渝的目标,要潜心治学,倾力育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把全部的身心和精力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和祖国的青年一代。矿大的学生们将是我国未来矿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只有把实现个人的价值和为祖国做贡献紧密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为人民服务、服务社会的具体实践,才能够使青春更加灿烂、人生更加美好。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希望广大青年学子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把蓬勃的创造热情和脚踏实地的精神结合起来,把握好人生的航向,珍惜大好年华,全面提高素质,尽快成长成才。今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与农大师生代表座谈时勉励青年学生,要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今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给矿大学生的题词中指出:基层艰苦地方需要你们,那里大有可为,希望同学们要努力奋斗。因此,我希望同学们,大家要按照总书记和总理的要求,要带着满腔热情和奉献之心,积极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我深信,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你们一定会奋发有为,大有作为,祖国的未来将因为有你们的贡献而更加辉煌。

老师们,同学们,走过百年历程的中国矿大,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正在焕发着新的勃勃生机。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在江苏,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代又一代矿大人的拼搏奋斗,中国矿大一定能够在新的百年来实现新的跨越,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人民的富裕幸福,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为我们世界的和平和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发布:新闻中心

胡锦涛致中国矿业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

中国矿业大学:

值此中国矿业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我谨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中国矿业大学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以开发矿业、开采光明、建设祖国、造福人类为己任,秉承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校训,紧紧围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精心做好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矿业人才,在促进我国能源资源产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能源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与保证。中国矿业大学作为我国能源科技教育重要基地,肩负使命重大,发展前景广阔。希望你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着力取得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提升我国能源资源产业技术水平、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胡锦涛
2009年10月18日

大多伦多地区矿大校友10月18日校庆聚会通知

为庆祝中国矿业大学建校100周年,在大多伦多地区的矿大校友定于2009年10月18日聚会,与母校同时庆祝建校100周年。我们衷心期待和热忱欢迎广大校友、各界同仁、矿业能源科技领域人士、友好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莅临盛典,共庆华诞。

聚会地点:Oriole Community Centre, 2975 Don Mills Road West, North York, ON M2J 3B7
聚会时间:11:30-3:30, October 18, 2009

联系人: 李跃钦 4163565335,陈晓东 4162329585,尹佑盛 4164970737,高贺骏 416890366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致海内外校友的一封信

亲爱的海内外校友:你们好!

灿烂华夏,世纪欢歌,百年学府,盛世相约。2009年10月16日,母校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值此庆典来临之际,谨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海内外校友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和最美好的祝愿!

天涯海角,枝叶关情,莘莘学子,好学力行。恩师的谆谆教导,教学楼的琅琅书声,那是青葱岁月的欢歌笑语,那是纯真年代的激情梦想。在矿大美丽的校园里,留下了热血青年孜孜不倦、勤奋求实的足迹;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遍布着矿大学子建功立业、进取奉献的身影。亲爱的校友,是你们用青春和智慧铸就了国家能源工业发展的新辉煌。

岁月更迭,深情不改,矿大烙印,刻骨铭心。母校飞扬的激情,有你跃动的青春与朝气;母校非凡的荣耀,有你恒毅的求索与进取;母校辉煌的成就,有你不懈的付出与努力。时光悠悠,思念绵绵,无论你身在何处,母校都始终关注着你、牵挂着你,这份情感如同佳酿,情真意切,历久弥深。金秋十月,矿大百年华诞庆典之际,我们盛情邀请海内外校友相约北京,重返母校,共襄盛典,同谱华章。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09年7月8日

2009年夏季“海外学人中关村考察团”接受报名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中国高科技创业和投资的热土,中国高科技创新的发源地,中国经济、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试验区,中国高素质人才聚集地。

中关村以优越的创业环境和各种支持政策, 如留学人员扶持资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大产业化专项资金、创业投资、融资担保、高端人才计划、经济危机中政府对园区企业的资金支持等,敞开胸怀欢迎海外学人到中关村创业发展,实现你们的光荣与梦想。

中关村科技园区自2000年开始,每年5月和12月通过驻海外联络处组织大型“海外学人中关村考察团”回国考察,通过考察,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携带高科技项目在中关村落户创业,同时还有许多留学人员由此与中关村建立了联系与合作,密切关注中关村的发展,继续寻找到园区创业的机会。

目前,园区内企业共有海外留学回国人员10000余人(不含高校院所的留学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创办的企业4500多家,并引入了数千亿元的外来资金。 (详细资料请浏览www.zgc.gov.cn 或www.torcn.com/zgc)。

为了让更多的海外学子了解中关村,中关村驻多伦多联络处将于2009年5月组团考察中关村科技园区、参观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及安排部分团员去南京考察(5月20日晚至5月22日,赴南京相关费用由中关村承担)。

考察团具体日程安排如下:

5月18日(周一)15:00—22:00报到。地点:北京市紫玉饭店。 5月19日(周二)参观园区(北清路、生命科学园、软件园、永丰产业基地、海淀创业园、清华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等)。 5月20日(周三)中关村管委会领导《创业中关村》报告会(国际孵化器),参观园区, 参 加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5月21日(周四)考察结束,团员中午12:00前退房。

中关村向考察团提供考察期间的食宿和统一活动的交通安排,其它费用需自理。 欢迎报名,报名截止日期为2009年5月3日。 报名E-mail: zgc_canada@hotmail.com 联系电话: (905) 305-8298 (416) 268-8010 联系人: 朱莉

中国矿业大学加拿大校友会迎新春聚餐会

2009年2月15日周日上午 中国矿业大学加拿大校友会 在 Oriole Park Community Centre 举行了迎新春聚餐会。本次聚会的主题为:校友交流交友,共享友谊欢乐。会议由范哲夫会长主持,李跃钦、尹佑盛协助筹划。

本次聚会气氛热烈友好,来自多伦多及周边各地区的30多名校友及其家人欢聚一堂,畅叙情谊。74岁的老校友朱家钰和电56校友佘建中也赶来参加我们的聚会,更有邻校友人做客。自2005年创建以来,中国矿业大学加拿大校友会已经从最初的14人扩大到30多人。虽然常年定居海外,但我们心中都永远怀念着母校,怀念着矿大的一草一木。时值北美经济低潮期,大家依然保持了矿大人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校友们纷纷表示低潮期一定会过去,希望在明天,我们会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值得一提的是各位校友都准备了拿手好菜,除了畅谈叙旧以外,我们也大饱了口福。

由于场地限制,本次聚会在下午3点30分结束。最后,大家围在“中国矿业大学加拿大校友会”的条幅下合影留念,并依依惜别。
( more gathering photos: http://gallery.cumt.ca , BBS Forum: http://forum.cumt.ca )

2009 Chinese New Year Gathering

Greetings from Alumni in USA

1)Extend cordial greetings

我是北矿电-54-1班的,我很高兴在加拿大的校友们能欢聚一起庆元宵,为此致以亲切的问候.

李晓仁 于紐約

2)Happy New year Party

Hi, there,

Happy New/Niu Year to all the diggers (formally refered as CUMT alumni) and wish you all the best.

I am from geology 81, now a geologist in CT, USA. I also teach Chinese in Yale Chinese School.
Now I was wondering if and how you guys plan to attend 100 anniversary of CUMT?

Best,

Derong Gu

中国矿业大学加拿大校友2009迎春聚会通知

中国矿业大学校友会定于2009年2月15日(周日)举行迎新春聚餐会,欢迎校友及亲朋好友参加!

活动时间:2009年2月15日(星期日)11:30-3:30
活动地点:Oriole Park Community Centre, 2975 Don Mills Road West, Toronto, On.

内容: 校友交流交友,共享友谊欢乐。
注:(1)请带上自己的拿手菜或家乡风味小吃。(2)若需Car pool,请致电(647)340-1048联系安排。

联系人:李跃钦(647)340-1048,尹佑盛(416)497-0737,范哲夫(416)498-7006
中国矿业大学加拿大校友会
Web: http://www.cumt.ca
Forum: http://forum.cumt.ca
Email: info@cumt.ca

温家宝在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畅谈中国传统文化

院长女士,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心来到久负盛名的塞万提斯学院与大家见面。中国和西班牙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今天的座谈会以文化为主题很有意义。贵国著名剧作家哈辛托·贝纳文特曾说过:“文化是理解与沟通的良师。”文化交流对增进我们的相互了解、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必将起到有益的作用。

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博大精深,从未间断。在此,我想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主要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一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就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那样奋斗不息、积极进取,坚持独立意志、人格尊严和做人原则。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重要因素。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民族品格。

二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等思想。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崇高价值,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睦邻友好的积极作用。

三是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成书于殷商时期的《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要在平等、自由的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就是说,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人民都是我的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调整,但不应破坏自然。如果破坏了自然,人类迟早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和欧洲的文化都源远流长,共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的商品和文化就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南欧国家。公元 13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来到中国。16世纪末,西班牙人门多萨写的《中华大帝国史》一书,是西方第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宗教以及政治、经济概况的著作,在欧洲引起轰动。《周易》、《老子》、《论语》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翻译介绍到欧洲,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东学西渐“。18世纪,欧洲近代的先进科学文化成果传播到中国,掀起“西学东渐”的热潮,对中国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西班牙文明是欧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班牙文学、绘画、歌舞、体育等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文学巨匠塞万提斯、画家毕加索、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都为世人耳熟能详。我年轻时就读过塞万提斯的名著《唐吉诃德》,其深邃的思想至今仍给人以智慧和启迪。我经常在思考,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就不仅要有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更要有人遥望星空,坚守精神家园。这样的民族才有希望,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有光明的未来。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取向。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推动了人类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中西两国文化交流从未中断,近年来更趋活跃,形式不断丰富。双方举办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化活动。不久前,互办“中国文化节”和“西班牙年 ”,分别向两国人民展示了精彩纷呈的传统和现代文化。中西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广泛进行。在华学习的西班牙学生有近千名,中国有16所大学开设西班牙语教学。2005年,两国还举办了“中国大学校长论坛”。 2006年,塞万提斯学院在北京开设分院,成为促进中国和西班牙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这些都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希望两国的文化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学生继续携手努力,不断密切两国文化交流,为中西友好世代相传作出新的贡献。